
11月6日,2025中原農谷種業大會在鄭州開幕。來自國內外農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話種業創新發展。省委書記劉寧、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楊振海、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理事會原主席崔野韓出席并致辭。省長王凱出席并為“國家人工智能應用中試基地(農業領域育種方向)”揭牌。
劉寧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說,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就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賦予河南沉甸甸的責任,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河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把推進種業振興作為重要任務,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強化良種技術攻關,努力在打好種業翻身仗上展現河南擔當。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明確提出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為種業創新發展進一步吹響了號角。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把種業創新和發展擺在建設農業強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突出位置,以高水平推進中原農谷建設為主要載體,著力構建一流種業創新平臺,匯聚一流種業創新資源,營造一流種業創新生態,更好助力我國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期待以本次大會為契機,與海內外有志之士一道,圍繞種業科技攻關、產業培育、人才引育深化合作,共商種業發展大計,共創種業美好未來,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楊振海代表中國農科院向大會召開表示祝賀。他說,種業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的“芯片”。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的重大任務,為推動種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河南作為農業大省、種業強省,既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也是種業創新的“主戰場”。中原農谷聚集了數十家高能級平臺,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良種繁育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全球種業已經邁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的育種時代,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國農科院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致我院賀信精神,統籌全院科技資源,協同全國種業力量,加強種業創新平臺共建、人才聯合培養和國際科技合作,重點突破育種基礎理論和關鍵核心技術,努力培育重大新品種,為河南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提供助力。
崔野韓說,當前,我國種業振興行動正迎來“三年打基礎”到“五年見成效”的歷史性跨越,取得了一批標志性成果。河南是農業大省,期待河南更好聚集種業科技創新動能,不斷培育和保護植物新品種,加快中原農谷建設步伐,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貢獻更多智慧力量。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作為種業知識產權領域重要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將立足自身職能和專業優勢,建立推廣更多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為實現國家種業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開幕式現場發布了中原農谷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種業重大創新成果、河南重大品種信息,12個重大項目進行簽約。
張巍、陳星出席,李酌主持。農業農村部、中國種子協會有關負責同志,院士專家學者、高校科研機構代表等400余人參加。
此次大會以“一粒種子促振興中原農谷起高峰”為主題,聚焦種業全產業鏈,組織高端學術交流,搭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種業合作交流平臺。(記者 劉嬋 張笑聞/文 董亮 杜小偉 蔡迅翔/圖)